当前位置:首页 > > 新闻动态 > 公司新闻

电信运营商共谋网络认证之变,再战互联网下半场?

发布时间:2018-01-18  来源:本站  浏览:

当我们回顾中国的互联网,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电信运营商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以及未来都是最大的贡献者。中国的互联网,始于电信运营商这块土壤,在电信运营商的土壤中发芽、开花和结果。

特别是在2000年前后面临第一次互联网寒冬的时,整个行业的盈利模式都未明朗。是2G网络时代的电信运营商增值业务(短信、彩信、彩铃、AVR等)给互联网企业带来了第一桶金。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一轮野蛮式的生长,并奠定了目前以BAT的基本行业格局。

一、电信运营商的OTT之忧

集中国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者、应用的组织者、内容参与者、合作者于一身的电信运营商,在移动网络从2G到3G再到4G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互联网应用创新的积极探索者。但从2011年开始,以微信为代表的新的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出现,电信运营商在产业价值链中的话语权就逐渐式微。于是就有了电信运营被OTT一说(即电信运营商比较彻底地沦为管道工)。

随着2015年对电信运营商“提速降费”的政策要求,根据国资委公布的数据,到2017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因执行“提速降费”的要求向用户让利达1300亿元。而这些让利,并没有节约下来,而是被用户主要用于其他信息消费领域,即互联网应用商主要赚取了三大运营商的让利。

因此,在“提速降费”的政策仍然会继续执行的预期下,在第一轮互联网浪潮和3G以来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赛场上已经全面落后的情况下,在电信运营商的资费套餐已经开始更多的依赖互联网渠道(始于中国联通与腾讯、阿里、网易等公司合作的互联网资费套餐)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之间除了围绕管道之间的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的资费大战、终端大战和补贴大战之外。

如何与已经雄霸一方的互联网企业开展角逐,这是在下半场或者说下一节决定运营商被OTT的程度的关键布局。是以互联网企业合作为主,还是以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为主,这是一个重大方向的选择问题。

二、电信运营商要打破进一步被OTT之困的切口在哪?

电信运营商做不好互联网业务,这是包括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不少行业内人士非常普遍的看法。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管理考核方式、激励、团队、预算资源的配置,等等。这些问题,最终被归结为体制机制问题。用某些风险投资人士的话说,是基因决定的问题。因此,尽管三大运营商在互联网应用创新领域,无论是过去的基地模式,还是后来的专业公司模式,再到专业公司的进一步融合的方式,到目前为止,始终都没有比较成功过。

但是,电信运营商一直对互联网创新在坚持,一直都以麦田守望者的心情在期待。在不断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对传统管道业务进行改革尝试。从而,总体上形成了传统管道业务互联网化的融合创新之路。回顾三大运营商的尝试,各自都取得了一定的新突破,正在摸索一些新的道路,找切口。

中国移动

2015年1月,通过音乐、阅读、动漫、游戏、视讯等专业公司的整合,形成了以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全新的平台。中国移动在咪咕公司成立的时候就规划要投入103亿进行内容为主的新的平台的打造。从这几年咪咕公司的运营情况来看,越来越像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方式在运作。更重要的是,随着中国移动对于内容资源的投入,以版权为基础,将会同其他以泛文化(IP化)为基本定位的企业,构建起具有较高行业壁垒的互联网数字内容消费平台,从而在泛文化领域取得应有的市场地位。在这个布局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两家是无法比拟的。因此,可以预计,中国移动通过对咪咕公司的扶持,似乎已经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口。

2017年11月24日,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午的主论坛发表题为《拥抱新时代 携手共创美好的智慧互联新生活》的讲话,对外发布“139合作计划”。所谓“139合作计划”,“1”代表中国移动希望建成一个技术领先、覆盖广泛的移动物联网,并在346个城市实现NB-IoT(窄带物联网)连续覆盖。“3”表示中国移动希望依托物联网联盟、数字家庭联盟、5G联合创新中心三大产业联盟,与产业伙伴共创行业物联新生态,为产业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合作服务。

三大联盟将为创业者们提供开放实验室、创投基金、渠道资源等多种实实在在的资源。“9”是指中国移动在能力开放商店open.10086.cn首次重磅推出9大重点能力应用,包括通信服务能力、统一认证、OneNET共享设备管理、Andlink家庭智能连接、和信用分、和包支付、行业“视频+”、电商一点对接、智能语音云。通过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化、商品化的能力封装和在线展示销售,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便捷化的在线服务。

中国电信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基本上是效仿了中国移动的做法,在音乐、阅读、动漫、游戏、视讯等方面先是基地公司后是专业公司的方式。这些业务随着2016年创新业务整合的“百合计划”,大部分都纳入到旗下国内A股上市公司号百控股中。这些业务后续发展如何,主要还是受制于内容的高额投入。

中国电信的创新探索,最大的成果之一是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其旗下最早的互联网公司(21CN)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电信综合平台开发运营中心,以该中心和旗下21CN合一运作的方式,围绕基础电信服务的互联网化创新开展的一系列动作。主要是通过内容流量一体化、流量货币化等概念,掀起了以流量后向付费模式为主的行业热潮。

无论是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的金融行业、快消行业、房地产行业等企业,都可以通过刚需流量作为营销资源进行跨界融合营销。此后,中国联通与互联网公司开展的各类定制手机卡套餐,都是始于流量后向付费的概念。但是,这种创新在进入4G时代,越来越受到流量资费价格大幅下降并持续走低(特别是不限流量套餐的普及)的不利影响。因此,中国电信的传统业务互联网化创新,面临新问题,需要寻找新切口。

2017年9月6日,中国电信在北京发布“天翼账号开放合作计划”,对外发布天翼账号产品。天翼账号汇集中国电信的网络卡、号码识别、支付、云存储、大数据、流量、4G等核心的资源和能力。中国电信希望围绕天翼账号为基础,旨在通过电信级互联网账号能力创新,推出集快速、安全和方便三大优势能力于一身的“新型智能账号服务”,包括“本机号码自动识别能力、硬件级高安全等级认证能力和核心能力全网加载一点输出服务”。从而把中国电信的创新业务以天翼账号为基础统领起来。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享受了短暂的3G网络的红利窗口期,进入4G时代,由于对网络升级的错误判断。当中国移动开始发力4G网络的时候,中国联通无论是在移动网络方面还是固网宽带方面,都受到了比较大的打击。因此,在2016年与中国电信有了一段深入合作的蜜月期,甚至一度有两家要合并的传言。

但随着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合并传言被打破,两家的短暂的紧密合作关系恐怕也要告一段落。在这期间,中国联通最先通过全网通终端站和不限流量套餐资费站,把市场搅乱。但真正行之有效的切入口,个人认为实际上是没有找到。接下来混改是一个大的契机,但具体落地,还要看。

在2017年尾声,看上去似乎更清晰了。2017年12月8日,中国联通在北京举行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揭牌仪式暨产品发布会。联通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联通集团公司面向消费互联网领域设立的全资平台控股公司,联通在线将实施“185”生态战略,即以聚焦APPS为中心,以网络资源运营、内容与应用聚合、代计费、触点整合、通信创新、渠道推广、安全服务、精准营销等八大核心能力为牵引,以视频、音乐、阅读、游戏、家庭互联网等五大聚合领域为突破,提供一点接入、全网服务的优质应用及能力产品,实现对联通集团各省级分公司、 基地、子公司以及业界合作伙伴和广大客户的一体化服务。

全面发力消费互联网领域。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组建平台控股公司,是中国联通实施创新战略的关键步骤之一,根本初衷是要构建消费互联网生态平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探索建立有别于传统业务领域的新发展模式。